English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一个转折点

1998-04-05 来源:光明日报 董光璧 我有话说

1978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表彰了862个先进集体和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励了7675项优秀科技成果。特别具有历史意义的是,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号召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从而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向。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实现了三大转变。这种划分以三个事件为标志,即1582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中国,1928年建立中央研究院和1956年制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582~1928年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启蒙期,1928~1956年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形成期,从1956年开始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进入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现代发展期。启蒙是通过传教士的科学技术输入、洋务派官员的技术引进和知识分子科学文化运动“三部曲”实现的,基本上完成了知识界和民众从传统到近代的心态转变。从中央研究院的成立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重大变化在于实现了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之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央研究院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体制化发展时期。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内,数理化天地生各基础学科和工农医诸技术部门的主要奠基人把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经验移植到中国,在中国形成了17世纪以来的传统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并且无论就科学家们的创造性成果还是就中国科学事业奠基来说,都可以称之为创业者的黄金时代。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已开始从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变,在中国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契机,在规划科学思想的指导下适时而又迅速地实现了这一转变。按照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二战以来成长起来的新学科和新技术部门一个个建立起来,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现代发展时期。但当时险恶的国际环境迫使中国选择了以国防安全为主要目标的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并且在外部封锁和内部困难的环境下取得了以“两弹一星”为标志的尖端科技成就。那确实是中国科学事业开拓者的英雄时代,但国民经济的发展被延宕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历史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从国防动力向经济动力的转变。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把重点转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年初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讨论了科学技术发展方针问题。1981年2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向中央提交了《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的报告。4月6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就向全国转发了这个提纲,强调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前面,科技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新方针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动力从国防向经济的转移,或者说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向着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转移。研究开发重点的这种转移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转变。

中国科技经济的觉醒带来两个新的事物,一个是军用科技向民用的转移,另一是科技企业的兴起。科技领域的军转民是后冷战和平时期的世界潮流,各国首脑几乎都开始思考怎样把国防科学技术转向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从1979年起党和国家领导人要求国防科技和工业部门服从国家建设大局,不单要完成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任务,还要努力搞好民品的研制和生产,把军工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向民用转移;与民用部门协作进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重大难题的攻关,保军转民、技术引进、国内技术攻关三者结合起来。1985年11月国防科工委召开了国防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1987年全面推行军工体制改革,诸多措施使军工系统也卷入中国技术经济的大潮。

就世界范围说,科技企业的兴起始于美国斯坦福工业园的建立(1951年),接踵而来的是前苏联的新西伯利亚科学城(1957年)、日本的筑波科学城(1963年)、法国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学城(1969年)、新竹科技工业园区(1980年)的建设。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春先率先创办了“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1983年1月胡耀邦肯定了陈春先带头开创的新局面。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试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报告,随之科技企业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兴起。

马克思有关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思想指导着中国技术经济。虽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在实践中始终把科学技术作为达到国家目标的重要手段,可是在理论上却一直未注意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观点。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也一直把科学列为“上层建筑”。直到1961年前苏联长期发展纲要才把科学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并宣称“科学的所有领域正日益形成直接的生产力”。1975年胡耀邦主持起草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以“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概括毛泽东的一次谈话,邓小平肯定了这一论点。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的讲话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88年他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使长期被忽视的马克思的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当然,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只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科学作为一种客观而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一种求实、创新、所向披靡的方法和精神,对于人类精神生活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甚至可以说是第一精神推动力。我们使用“科学技术”这一复合词也不应在思想上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因为科学与技术既紧密关联、互相促进,又有不同的内涵和功能。科学作为技术的基础推动技术的发展,从而是经济发展的后盾。如果把两者混淆,对科学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加以不合理的限制,会使科学的发展受到人为的阻碍。研究和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要推动全社会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有效措施,使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得到落实,以促进经济和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今天我们已经处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时期,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科学自身的发展,这是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所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这种向经济动力的历史性转变,带给中国人民的应不止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还要为再创科学辉煌开辟道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